雷速體育于5月6日消息,正當中國國家隊在為即將到來的世界杯預選賽緊張備戰(zhàn)時,門將位置的競爭及所面臨的發(fā)展困境備受外界關注。此次的集訓大名單中,有一名門將劉殿座成為了大家熱議的焦點。
在此前伊萬科維奇執(zhí)教時期,劉殿座未能獲得任何比賽機會的他,此次卻被看作有望在集訓中提升其位置的潛在選手。這也給了許多對他持觀望態(tài)度的球迷一個新的期待。然而,許多忠實的足球迷更為希望“喝水哥”隋維杰能夠重返國家隊,然而這似乎只是一個美好卻難以實現(xiàn)的愿景。
長久以來,社會上有一種觀點認為“弱隊常常會產出優(yōu)秀的門將”。對于中國國家隊的11人陣容而言,門將位置被認為與世界水平最為接近。然而實際情況并非如此。據(jù)《中國新聞周刊》報道,當前中超球隊已經開始引入外籍門將教練來負責訓練工作。這些外籍教練通常由外籍主教練自主選拔,他們在教練組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。
與世界足壇相比,盡管中國職業(yè)聯(lián)賽為本土門將提供了穩(wěn)定的出場機會,但他們在訓練和比賽中仍然缺乏與國際接軌的理念和方法。這是因為國內缺乏如歐洲足壇那樣的門將短期集訓營和業(yè)務交流平臺。這也導致了一些門將在比賽中難以應對現(xiàn)代足球對門將提出的新要求。
如今世界足壇對門將的要求日益嚴格。門將不再只是簡單的守護球門,而是需要更多地參與到防線的組織和進攻配合中。這要求門將具備出色的向前出球能力、對位置判斷、時機把握、反應速度以及身體靈活性等更高標準。以本賽季中超的韓佳奇為例,他在主帥塞蒂恩的戰(zhàn)術要求下,更多地參與進攻出球,但最終因身體原因重傷離場,這也暴露了部分本土門將在身體機能方面的不足。
另外,門將除了要守護球門外,還需在防守時協(xié)調防線球員的位置。這需要他們具備優(yōu)秀的視野和指揮能力。然而,由于語言、文化和性格等因素的影響,中國本土的門將鮮有留洋經歷,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們的成長和提升。
目前效力于奧地利乙級聯(lián)賽的劉邵子洋成為了外界關注的焦點,他或許承載著中國未來“國門”的希望。隨著世預賽的臨近,留給伊萬科維奇確定最終“國門”人選的時間已經不多了。然而,對于國足而言,盡管門將位置的困境不容忽視,但門將的表現(xiàn)并不是決定比賽結果的唯一因素。在一場必須爭勝的比賽中,僅僅守住球門并不足以確保最終的勝利。因此,整個球隊的配合和表現(xiàn)才是決定勝負的關鍵。